海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独立完成一例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技术

发布时间: 2023-10-24 19:37:09来源: 浏览数 : 编辑: 3

  近日,海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介入团队在科室主任陈开宁、科室副主任全会标、方团育的带领下,在检验科黄梅会副主任医师和放射科介入室主任赵军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开展了海南省人民医院首例去氨加压素(DDAVP)刺激下的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技术,对库欣综合征患者进行了精准病灶定位,为患者争取了手术治愈机会。这是全省首例由内分泌科独立完成的“BIPSS”技术。

  内分泌科介入团队。

  常规影像难以定位库欣病病灶。

  患者为一名老年男性,身患糖尿病多年,到海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患者存在“满月脸”、皮肤菲薄、向心性肥胖等问题。入院后检查提示一系列代谢紊乱,包括高血压、骨质疏松、血浆皮质醇显著升高。经临床判断,这是一名库欣综合征患者。

  内分泌科介入团队术前病例讨论。

  随后,该患者进行了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提示未被抑制,结合患者“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明显升高,考虑患者为“ACTH”依赖的库欣综合征。

  “ACTH”依赖的库欣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垂体“ACTH”瘤,即库欣病,但患者随后的垂体增强MRI未见明显异常。因垂体“ACTH”瘤的肿瘤通常微小且隐匿,应用常规影像学检查常难以进行定位,也就是说,垂体MRI阴性并不能排除垂体病灶的存在。病灶是否在垂体,这成了困扰医生抉择的难题。

  内分泌科独立运用“BIPSS”技术揪出罕见库欣病

  “BIPSS”技术是一种血管内介入采血的方法,通过比较岩下窦与外周静脉血的ACTH水平,有助于Cushing综合征的定位诊断,目前被认为是库欣病定位诊断的金标准,对鉴别Cushing病与异位ACTH综合征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经内分泌科专家充分讨论,决定对这一垂体MRI阴性的患者开展BIPSS,对病灶进行定位,从而为患者能否进行垂体手术提供依据。

  9月29日,在重庆大坪医院张和轩教授的指导下,内分泌科张玉海副主任医师和魏伟平副主任医师为患者成功实施“BIPSS”,取血结果提示岩下窦静脉血中“ACTH”浓度远高于外周,可明确诊断为库欣病,有垂体手术指征。

  海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BIPSS”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海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继肾上腺疾病之后,在库欣综合征及垂体疾病上的精准诊疗能力进一步提高,也展现了海南省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解决疑难重症的诊治能力。

  什么是库欣综合征?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CS)又称皮质醇增多症(hypercortisolism),过去曾译为柯兴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长期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所产生的临床症候群,也称为内源性库欣综合征。高发年龄在20~40岁,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3。

  按其病因可分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型和非依赖型两种。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此外,长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长期酗酒等也可引起类似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称为外源性、药源性或类库欣综合征。

  来源:海南省人民医院

  作者:魏伟平、张玉海

  责任编辑:吕永

  编辑:任一珂

中文卫视网 联系电话: 备案号:京ICP备17067065号

Copyright © 2015-2018 北京市朝阳区旺座中心A座2206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