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天涯 红色南阳

发布时间: 2022-09-06 14:52:19来源: 浏览数 : 编辑: 3


     
      位于文昌市的南阳乡是海南省著名的革命根据地、革命模范乡。

      在南阳,抬头能望见最高的建筑就是南阳英雄纪念碑,它威严而神圣地矗立在纪念园的正中央。主碑文是原海南省委书记许世杰题词的“南阳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有琼崖特委书记兼独立总队总队长、琼崖纵队司令冯白驹将军在1952年的题词。

     
      走进南阳人民革命斗争纪念园,不仅可以感受爱国英雄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赤血丹心,还可以看到那段乱世的满目疮痍。纪念园里的每一张老照片,展柜里的每一件血衣,都解释着日军的罪行。1939年2月,侵华日军占据海南岛,琼崖地区开始进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艰难岁月。1942年下半年,日寇把南阳、高隆等地列为“无人区”,对其实行惨绝人寰的杀光、抢光、烧光“三光政策”。

      可即便是这样的杀戮与摧残也没有折弯我们中华儿女的脊梁。南阳之所以能成为琼文抗日根据地不倒的核心区,是南阳全民抗战的必然结果。


      
走进南阳乡,走近南阳人民,那段历史变得更加生动。90岁高龄的龙碧玉曾经是后方战场救死扶伤的一名医护人员,当她说起党的一些事,眼中顿时有了光,她和我们讲起了那段崇高的岁月。

      有相似经历的还有89岁高龄的老革命冯春兰,在和记者说起那段革命的经历时,她容光焕发。




      除了战争的亲历者,还有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烈士虽然牺牲了,但是革命精神还有后人在传承。老兵王国栋的父亲王柞富在1941年时被人杀害,提起父亲时,王国栋的伤感溢于言表。

      受父亲的影响,王国栋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党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跟着党走到底!。”




      南阳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里还有许许多多华侨同胞的身影,最著名的当属东南亚华侨烈士李良。

  “我南阳,游击队长三爹良,发动群众保家乡,有的拿七九单筒,有的扛六八单针,齐心协力来抵抗,打日寇车毁人亡。”

      抗日战争期间流传于文昌南阳地区的这首民谣中唱的 “三爹良”就是抗日英雄李良。他排行第三,老百姓敬之为“三爹”。

​​​​​​​      李良曾经担任过国民党琼山县步兵连连长因不满国民党反动派腐败,李良选择了辞职回乡,担任迈众小学校长。在妻子谭秀兰等共产党员影响下,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39年2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琼岛大地。南阳人民竭尽全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南阳地区海外侨胞慷慨解囊,捐钱捐物李良与同志们共同成立了文昌县第一支抗日武装——南阳抗日游击中队,并担任中队长。李良指挥队伍打击日本侵略者,炸军车,毙日寇,缴枪支……一时间威震琼东。

​​​​​​​      李良在带领游击队英勇杀敌,屡建战功,深受百姓的爱戴。当时的社会环境十分负责,内忧外患,游击队不仅要抗日,还要提防国民党的偷袭,但是李良从未屈服,他始终告诉大家要做保卫家乡的子弟兵!

​​​​​​​      由于李良的出色指挥,敌方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1944年4月,李良夫妇被两个叛徒阴谋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令人惋惜!

​​​​​​​      当然除了李良以外还有许多华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付出了自己的热血与生命。著名侨领、马来西亚富商郭巨川兄弟与李良是同村人,郭氏家族给南阳游击队汇了巨款捐了物资。南阳的华侨也纷纷捐钱捐物,竭力支援抗日,一些华侨还回乡参加了抗日。

​​​​​​​      这是文昌抗日的缩影,这是一条血与泪铸成的革命之路。


     
​​​​​​​      行走在南阳,在每一个脚步里,都能感受到那些蓬勃的生命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的浴血奋战。那些鲜活的炙热的忠魂,化作了天上的云,耳畔的风,守护着这片土地。红色是血脉里永不褪色的赤诚,无数革命先辈至死不渝地爱着祖国这片土地并为此牺牲,这抹“红色”是每一个新时代年轻人的信仰,革命精神也将永远传承下去,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照耀着红色的光辉!

 

中文卫视网 联系电话: 备案号:京ICP备17067065号

Copyright © 2015-2018 北京市朝阳区旺座中心A座2206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