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5-22 00:54:51来源: 浏览数 : 编辑: 1
五月的椰城,阳光透过凤凰花的间隙洒落校园。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以"探索积极品质,追寻幸福人生"为主题,精心策划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5·25心理活动月"系列活动。从4月7日的幸福征集到5月30日的成果展映,全校师生共同沉浸在一场以积极心理学为底色的心灵之旅。
理论筑基:让幸福可触可感
“幸福不是偶然的馈赠,而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培育的心理状态。”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5·25心理活动月以这一理念为指引,深度借鉴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PERMA幸福模型,将抽象的心理理论转化为可参与、可体验的具体活动,在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维度,通过艺术创作捕捉生活美好;在投入(Engagement)维度,以互动体验激发心流状态;在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维度,用温暖拥抱与真诚分享构建情感联结;在意义(Meaning)维度,借自我探索明晰生命价值;在成就(Accomplishment)维度,以创意实践收获成长喜悦。本次活动月围绕PERMA模型的五大核心维度,精心设计了十大特色活动,搭建起立体化的幸福培育体系。
多维实践:解锁幸福的N种形态
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多维度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征集生命中的美好瞬间”活动中,学生通过“手绘幸福”以色彩鲜明的绘画呈现家庭团聚、朋友欢笑等温馨画面,借“幸福文字”书写暖心故事传递力量,用“美好记忆”照片定格自然风光与校园精彩,作品展示引发师生共鸣,促进积极情绪传播。“教师沙龙:美好生活,从关爱自己开始”活动以积极心理学为依托,为教师打造轻松交流氛围,帮助其重拾职业价值,缓解倦怠,提升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幸福音乐广播站”每日播放幸福主题歌曲并向各科组老师送祝福,以音乐激发师生积极情绪,强化人际互动。新城校区现场活动丰富多样,“积极品质解码”鼓励学生分享幸福技巧、互相启发;“Free hug”活动以拥抱传递温暖,搭配缝制小玩偶环节增进信任;“手可摘星辰”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积极品质并获认证奖励;“DIY徽章机”让学生围绕积极主题发挥创意制作个性徽章;“音乐嗨放派”联合社团带来歌舞展演与点歌互动,将现场化为欢乐海洋,提升学生归属感。此外,各年级特色作品展增进情感联结,高一年级创作拼贴诗为高三减压,高二年级用扭扭棒作品送祝福,高三年级制作书签向学弟学妹传递经验与希望,一系列活动全方位促进师生心理健康与情感交流,构建起充满爱与活力的校园文化生态。
心理讲座:以理论滋养心灵成长
本次活动月特别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揭秋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人际关系讲座,揭老师以“人际关系是心灵的镜子”为切入点,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通过宿舍作息冲突、小组合作矛盾、青春期朋友交往等典型案例解析,引入“刺猬法则”“肥皂水效应”等理论,剖析校园人际沟通逻辑,同时设置情景剧演绎、社交型人格趣味测评、匿名困惑答疑等沉浸式互动环节,示范“积极倾听—共情表达—共同协商”沟通三步法,引导学生认知自身性格特点、掌握冲突化解策略,讲座现场学生热情高涨,互动提问超50人次,多位学生表示将把所学技巧应用于日常相处,讲座以理论、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助力学生树立自信、提升心理调适能力与校园人际沟通水平。
一直以来,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态化育人体系,通过开展心理游园活动、定期举办心理专家讲座,为学生搭建起心理成长支持网络。此次心理活动月正是学校深化素质教育的生动实践——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释放压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益终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正如学生在拼贴诗中所写:“幸福不是终点,而是与美好品质同行的每一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与校园生活,持续为学生的心灵成长注入温暖力量,当积极心理成为师生共同的生活方式,当校园成为滋养心灵的绿洲,教育的本真之美,正在这片沃土上悄然生长。此次活动月不仅让每个生命学会用积极的眼睛看世界,用温暖的心灵拥抱成长,更让师生在追寻幸福的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
撰稿:陈琪玉
编辑:王芹、孟亚轩
中文卫视网 联系电话: 备案号:京ICP备17067065号
Copyright © 2015-2018 北京市朝阳区旺座中心A座2206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开微信 扫一扫
关注我们